西峡 “千万工程”绘就乡村新画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布日期:2024-04-02       信息来源:        编辑:许磊

2023年,西峡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67元,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元、4014元。对于人均耕地不足0.7亩的西峡来说,他们的财富来源于绿水青山。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导下,全县285个村“各显神通”,乡村振兴工作从示范引领向全面纵深快速推进,一幅乡村共富共美共治的秀丽画卷在豫西南大地上徐徐展开。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强县富民的基石。西峡县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决定构建以“菌果药”为基础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成立食用菌、猕猴桃、中药材生产服务办公室和科研院所,校地联动、院县合作,攻克技术难题30余项,选育优良品种20多个,使西峡成长为全国香菇和山茱萸产业第一县、全省猕猴桃产业第一县。

迈入新时代,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从西峡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中即可找到答案。坚持“稳菌、固果、壮药”工作路径,持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在规划建设的香菇、猕猴桃、中药材三个百公里长廊上,以新型农业合作社为点、仓储加工销售企业为线、乡村振兴产业园为面的产业架构正逐渐清晰。截至目前,西峡县拥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500多家,农产品仓储加工企业271家,线上农产品销售店铺12800余家,亿级以上专业市场7个,把30余万名农民“嵌在”产业链条上,让他们鼓起了“钱袋子”。

2023年,西峡猕猴桃品牌形象“西峡贝贝龙”在北京发布;以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菌果药”成了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

稻田村的“帐篷营地”、东坪村的“茱萸花海”、前营村的“风情白庙”……今年入春以来,美丽的西峡乡村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打卡,这得益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大幅改善。

西峡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建立“户分类—户投放—保洁员再分拣—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机制,推行“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的乡村保洁模式,在大幅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保障持续清洁。以垃圾分类、焚烧发电、污水治理等领域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农村污水治理率达65%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022年6月,西峡县乡村产业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当下,西峡正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为创建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县而奋发向前。

实践者说

20多年来,“千万工程”以村庄的环境整治与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点,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实现了多方位的迭代升级,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力指导。西峡将立足“创特色、当第一”的定位,聚焦“谋”字抓规划、“美”字建乡村、“和”字强治理、“保”字破难题,持续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峡县委书记 马俊